臺灣茶葉發(fā)展及種類詳細介紹|臺灣烏龍茶
荷蘭時期臺茶貿易:
1636年起荷蘭人就用中國戎克船從福建廈門輸入茶葉到臺灣,并以臺灣為轉運站,由荷蘭船只運往伊朗、印度、雅加達等。荷蘭人所寫《巴達維亞城日記》1645年3月11日之記事中,巴達維亞總督報告在臺灣發(fā)現有野生茶樹,載有「茶樹在臺灣也有發(fā)現,似乎與土質有關,……」,可見臺灣早已有茶樹之記載,這是臺灣最早見諸史籍的野生茶樹記載。清代文獻記載今之南投縣內深山有野生茶樹,I736年《赤崁筆談》載有「水沙連社茶在深山中,……每年通事與各蕃說明,入山焙制」﹔而《淡水廳志》中亦有貓螺內山產茶,性極寒,蕃不敢飲,所謂貓螺內山乃今南投、埔里、水里地區(qū)的深山;而水沙連乃自埔里的五城往集集、水沙連一直到濁水溪上游蕃地的總稱。
清代臺茶興起之及茶種引進:
嘉慶年間(1796-1820)由柯朝從武夷帶回茶種種在櫛魚坑(瑞芳附近),是北部植茶之起源。咸豐五年( 1855 )年林鳳池由武夷山帶回軟枝烏龍茶苗移植于鹿谷鄉(xiāng)凍頂村,其制茶工藝源自閩南。光緒年間(1875-1908)由張乃妙、乃干兄弟由安溪引進鐵觀音,種于木柵樟湖地區(qū)。據陳培桂淡水廳志記載,石碇、文山居民多以植茶為業(yè),道光年間(1821-1850)茶商運茶往福州販賣。1875年第一任恒春知縣周有基鼓勵種茶,為滿洲鄉(xiāng)港口茶之始。
1860年淡水開港吸引洋行前來大稻埕設茶廠,精制烏龍茶外銷歐美。1869年寶順洋行以兩艘帆船載運21萬斤烏龍茶打著FORMOSA TEA標志由淡水直銷紐約,大受歡迎,開啟臺茶直銷歐美市場。外商紛來設洋行外銷臺茶,1872年大稻埕已有寶順、德記、怡記、水陸和愛利士五洋行從事臺茶貿易。
1872年大稻埕烏龍茶滯銷,運往福州改制包種茶。1881年有吳福源來自福建同安,在臺北開設「源隆號」茶廠,經營制造包種茶,為臺灣精制包種茶之先河。旋有福建安溪之茶商王安定及張占魁合辦「建成號」,繼之大陸茶商來臺設廠制造包種茶者接踵而至,于是包種茶之產量漸增,其后遂與盛極一時之烏龍茶并駕齊驅。
當時臺灣茶業(yè)興盛,但難免有眼光短淺之業(yè)者,為牟奇利,而將茶葉粗制濫作,甚有摻混劣品之不正業(yè)者。當時巡撫劉銘傳,因鑒及此,為矯正并防止不正業(yè)者之跋扈,并獎勵輸出,1889年劉銘傳令茶業(yè)界成立『茶郊永和興』〈今日臺北市茶商公會的前身〉,以防止茶葉摻混劣品,并團結業(yè)界,改良技術,擴張市場。烏龍茶由洋行主銷歐美市場〈1885-1894十年平均年銷一萬三千噸〉、福建茶商之包種茶主銷南洋市場〈1894年有一千七百噸年出口量〉。1896-1945-日據50年臺茶發(fā)展。
日治時期臺茶發(fā)展概況
1899年有三井合名會社在臺北海山及桃園大溪,開拓大規(guī)模之茶園,嗣后建設新式制茶廠于大豹、大寮、水流東及磺窟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