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董紫砂壺名家鑒定方式|古董紫砂壺鑒別
孟臣”、“逸公”等署款比比皆是,但真?zhèn)坞y辨,正所謂有款求其真,無款求其善也!斑@次展出的紫砂壺大都是無名的社會用壺,正因為無名,所以沒有贗品也沒有水分,是實實在在的、古代的、距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一些藝術(shù)品,從中可以看到歷史的厚重感。”王敬之說道。
對此,林衍敬表示,這次展出的紫砂壺雖然不是大名頭的制壺大師的作品,但其中有不少在當時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名家作品,比如清中期邵形龍制山水粉彩大蓮子壺、陳鳴遠父親所制“子畦款平蓋扁圓壺”,還有那對清代紫砂五彩描金茶葉罐都是非常罕見的作品。
紫砂壺市場有多熱
明清時期紫砂壺的價值已然不菲,有“能使土與黃金爭價”之說。近年來紫砂壺市場熱度猛增,尤其是一些大師壺動輒百萬,甚至千萬元。比如在2014年嘉德春拍中,顧景舟《九頭詠梅》茶具拍出2875萬元的天價。在今年保利春拍中,清初陳鳴遠制《素帶壺》拍出3162.5萬元。同年在北京東正春拍中,顧景舟《大石瓢》拍出2817.5萬元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顧景舟的紫砂作品突破千萬的已經(jīng)有13件之多。
與之相比,能夠引發(fā)激烈爭奪的古董紫砂壺屈指可數(shù)。最大原因就是收藏的門檻高,鑒定難度比較大。陳鳴遠《素帶壺》之所以能夠拍出天價,主要因為這件拍品是龐元濟舊藏、李氏家族舊藏,流傳有序、來源可靠,而且是翦淞閣文房韻物志專場,有一定的品牌保障。
鄧丁三表示,“紫砂壺的市場主要是臺灣藏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買起來的,他們最早介入這個市場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,一把顧景舟制的名家壺就大概在10萬元左右了。紫砂壺市場的大幅飆升,主要是內(nèi)地藏家開始進場,即便現(xiàn)在這么高的價格,紫砂壺的收藏群體還是很小眾的。他們對于藏品非常挑剔,只有遇到品質(zhì)出眾的或收藏體系中有缺項的紫砂壺才會出手購藏”。
古董紫砂壺名家鑒定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