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茶園建設方案|茶園管理技術(shù)
達到相對一致,有些地方的緩坡地土壤結(jié)構(gòu)差,沖刷嚴重,要加客土,使土層深厚,緩坡地開墾與平地一樣要進行初墾與復墾。
2、坡地茶園開墾
坡度在20~30度的陡坡地必須建立水平梯級茶園,這種梯級茶園,能起到攔截徑流,防止沖刷,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作用。梯田按梯面傾斜形狀可分順坡向外傾,呈現(xiàn)水平狀和原坡面反向內(nèi)傾三種。以后適宜栽培茶樹。修筑梯壁的材料有草坡坎、泥坎和石坎幾種,可視情況選用,其中的石坎最牢固,土地利用率高,但花工較多,筑梯方法有二種:
(1)表土保留法:
自下而上筑梯層,即從山坡最下一條等高線開始,采用里挖外填、里土筑壁,整理出第一級梯級,接著將上一層直面表土取下作為梯面用土,然后修筑第二層梯級,將第三層表土覆蓋在第二層梯面上,依次逐層向上修筑,達到了“生土筑壁,表土蓋面”的要求。
(2)表土混合法:
自上而下修筑梯級,這種方法比較省工,底土翻在上面,容易風化、熟化,但梯面肥力降低,影響茶樹苗期生育。
建議一般采用表土保留法修筑梯級茶園,并且要充分利用和保留原坡面的表土,使表土集中在梯面或種植溝上,梯坎內(nèi)因取土作坎,土層較實而淺薄,必須進行深翻,有利于土壤改良和茶樹根系的生長,整理梯面時要求做成外高內(nèi)低的倒坡形梯面。
(二)種植規(guī)格
茶園群體與個體的關(guān)系主要受茶樹種植密度影響,根據(jù)各地的研究結(jié)果和生產(chǎn)經(jīng)驗,比較普遍的種植方式是單條栽和兩條栽兩種。
單條栽:行距為1.3m,叢距30cm,每叢種植3株,每畝用苗5000株左右。
雙條栽:大行距為1.5m,小行距40cm,叢距30cm,每叢種植3株,每畝用苗7000株左右。
(三)茶籽直接建園
茶樹系異花受粉植物,采用種子繁殖不能保證母本的優(yōu)良性狀。與無性系良種相比,采用種子繁殖的性狀不一,生長不整齊,不利于提高茶園的經(jīng)濟效益。因此,應盡量避免采用種子繁殖的方法建新茶園。但是,茶籽價格比較便宜,運輸方便,使建園的投入比采用無性系良種大大減少。采用種子繁殖的茶樹抵御外界不利條件的能力通常較強,因而在一些氣候,土壤條件比較差的地區(qū)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建立新茶園。
為了提高茶籽的發(fā)芽率,保證建園成功,應注意以下技術(shù)環(huán)節(jié):
1、選用良種。選用地方良種紫陽群體種。
2、種籽要求:①發(fā)芽率不低于85%;②茶籽粒徑在12mm以上,過小的茶籽不宜作為種子;③茶籽含水率在22~38%之間;④嫩籽、癟籽和蟲蛀的茶籽及其他夾雜物不超過1%。
3、把好播種關(guān)
①播種時期:播種的適宜時期為11月至次月3月,冬播(11月~12月中旬)比春播(2~3月)提早10~20天出土,一般不要延遲到4月以后播種,采用春播時應注意保管好茶籽,保存時要注意適當?shù)暮,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鼠、蟲害,適宜的保存溫度為5~7℃和60%~65%的相對濕度。
②浸種和催芽:浸種和催芽可達到早出土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,浸種時間2~3天,每天換水一次,浸種時撈出浮在水面的變質(zhì)、腐爛的種子。
③播種密度和深度:通常采用條式等距離穴播,每穴5~7粒左右,播種深度3~5cm。
④加強苗期管理,主要做好除草、抗旱、防凍,施肥和病蟲防治等工作。
(四)無性系茶苗移栽
1、移栽時期。
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的成活。這是由于此時地上部雖然已停止生長,而根系生長還在繼續(xù),茶苗越冬后,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較早進入正常生長。但是在冬季干旱或冰凍嚴重的高山地區(qū),以選在春初進行較好,這時溫度低,雨水足,栽后澆水數(shù)量和次數(shù)都可以減少。
2、移栽技術(shù)。
茶苗移栽前,先要在園地內(nèi)開好種植溝或種植穴,選擇無風的陰天起苗定植。茶苗應盡量減少傷根,茶苗定植前應用黃泥漿沾茶根來保持根系濕潤和新鮮。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,然后覆土踩緊,防止上緊下松,使泥土與茶根密切結(jié)合。移栽后若連續(xù)晴天,一般隔5~7天澆水一次,每次澆水要澆透,使根部土壤全部濕潤。
茶園經(jīng)移栽后一般生長力弱,根系淺,抗旱力差,因此要做好護苗工作。及時采取措施抗旱,防凍。(主要參照幼齡茶園管理)
新茶園建設|茶園管理技術(shù)